7月6日,被誉为“华语音乐剧之光”的原创粤语音乐剧《大状王》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主创主演见面会,作曲及音乐总监高世章、香港话剧团助理艺术总监兼导演方俊杰、香港话剧团助理艺术总监兼方唐镜饰演者刘守正,携双组演员郑君炽、丁彤欣、梁仲恒、袁浩杨、陈书昕全阵容亮相,深度解密这部融合29种音乐风格、斩获近30项大奖的舞台精品的创作密码。作为2025第二届天桥国际音乐剧展演的重磅剧目,《大状王》将于7月11日至20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。
《大状王》由香港西九文化区委约创作,西九文化区与香港话剧团联合制作,汇聚香港顶尖创作力量:高世章作曲及音乐总监、岑伟宗作词、张飞帆编剧、方俊杰导演、林俊浩编排导演及编舞、黄逸君舞台美学指导。作品以清代“状王”方唐镜的堕落与救赎为核心,融汇粤剧、摇滚、嘻哈、佛教梵音等29种音乐风格。自2022年香港首演至今,在全国不同戏剧/音乐剧颁奖典礼上累计获奖近30座,成为华语原创音乐剧的现象级作品。
“每一部戏都有生命,音乐的编曲必须跟随角色在剧中的变化来调整。”作曲高世章现场揭秘音乐创作的核心逻辑,他以剧中摇滚乐为例,“当角色情感达到某个临界点,摇滚乐自然成为最贴切的表达”。对于多元曲风的平衡,高世章坦言“不介意砍掉不够理想的歌曲”,但也会参考观众反馈保留部分作品,“最终要让音乐服务于角色命运。”
展开剩余53%导演方俊杰以中国山水画的“东方写意”为美学追求,通过悬月、鸣冤鼓、旋转平台等非写实元素,构建观众与舞台的“留白”空间。他特别解析剧中转台设计,“舞美不仅是视觉呈现,更是叙事的一部分。”通过精确计算转台运行节奏,关键情节得以“悄然提前”,“用画面承载情绪,用运动说出故事”,这一细节成为他反复打磨的核心。
在角色塑造上,方俊杰强调从“音乐”与“戏文”双重维度进入人物深层。“高世章的音乐本身蕴含角色多重面貌,能引导演员触及内在复杂与转折。”排练中,他鼓励演员交叉演练,通过不同诠释激发对角色的全新理解,并与演员深度研读剧本,让人物情感在声音与文本中沉淀,最终呈现有厚度的舞台形象。
主演刘守正、郑君炽、丁彤欣以多年光阴锤炼角色。“方唐镜的复杂转变源于阿细与秀秀的存在,唤起了内心的挣扎与觉醒。”刘守正聚焦于诠释这个角色如何从“坏人”逐步蜕变为“好人”的过程,“这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且深刻。”刘守正揭开方唐镜亦邪亦正的多维人性,郑君炽诠释阿细的演唱内核,丁彤欣则以信念之火点燃杨秀秀的灵魂之光。在不经意流逝的岁月中,他们全心打磨着各自的角色。另外三位新生代演员梁仲恒、袁浩杨、陈书昕以敬畏之心触碰经典角色,在传承中注入当代解读。
从香港走向内地舞台,《大状王》的八年历程是台前幕后百人团队的匠心接力。高世章表示,“每一部作品都有独立生命,音乐顺着生命线自然生长,用最本能的方式捕捉人物的声音与情感。”
主创主演见面会上,主办方宣布鉴于音乐剧《大状王》北京站10场演出中两场售罄,余票销售呈飙升态势,将加演7月19日14:00场次,演出票将于7月8日15时全网开售。
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
摄影/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
编辑/周超
发布于:北京市永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